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技术需求» “蔬菜滞销”的警示:要多措并举调控好产供销

“蔬菜滞销”的警示:要多措并举调控好产供销

    目前,我国多地出现了“菜贱伤农”的问题。我省一些城市和菜区的部分蔬菜品种也发生了滞销,尤其是甘蓝类、芹菜类蔬菜,“卖难”问题凸显。为此,各级政府积极推行相关的促销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夏季已来临,大路蔬菜处于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产销矛盾可能仍会持续。“蔬菜滞销”问题的又一次大规模出现,提醒我们要及时、高效地采取多种措施调控好蔬菜的产供销,以维护我省蔬菜市场稳定,破解“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难题,实现农民的稳步增收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蔬菜滞销原因分析
    据调查,笔者认为近期蔬菜发生滞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前期气温低,后期突高,造成部分叶菜集中上市,供需压力增大。二是去年菜价高,加之叶菜类种植简单,农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使叶菜类供应量大增。三是种植的蔬菜品种、岔口安排不尽合理,大路菜多,特色菜少。四是,菜农的市场意识不强,加之组织化程度低,生产与营销水平信息不对称。五是贮藏条件有限,加工设施及技术相对较落后,以及销售运输环节多、成本高等。
    二、综合施措加强调控
    1.强化生产引导与市场监测。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坚持绿色环保的思路。积极推广抗病耐病优良品种,应用生物技术,提高蔬菜的综合抗性。二是应用集成技术,广泛生产绿色有机蔬菜,提高蔬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蔬菜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逐年增收。三是蔬菜产业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互通产销信息,对易“卖难”品种重点监测,以调剂余缺。同时要掌握蔬菜产品消费需求变化,及时发布蔬菜供求、价格信息,引导蔬菜生产和市场流向,使地方特色农产品突破地域界限,融入“大”市场。 
    2.多渠道对接促进流通和销售。蔬菜主产市县区主管部门应根椐本地实际,选择建立“农批对接”(农民与批发市场对接)、“零批对接”(零售与批发市场对接)、“农超对接”(超市与农业产业化组织对接)、“农社对接”(专业合作社与城镇社区对接)、“农宅对接”(专业合作社与家庭的对接)的长效机制,以降低蔬菜损耗率,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引导大中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营销企业与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与当地部队、学校和集体食堂等“需菜大户”的良好协作。同时,积极开辟网上蔬菜销售渠道,寻找商机。针对蔬菜流通环节多、成本高、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实际问题,应积极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一批公益性社区平价蔬菜市场,设立临时性直销区,允许菜农免费销售自产蔬菜。在注重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支持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进入城市社区、街道直销蔬菜。据统计分析,在全国蔬菜供应体系中,通过农贸市场销售的蔬菜约占总量的70%,通过超市销售的蔬菜仅占总量的30%,消费者仍以购买农贸市场多层加价的蔬菜为主。鉴于此,宝鸡市就尝试在全市重点区域建立19个蔬菜直销点,蔬菜从基地到直销点的运费由政府支出,各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按收购价将蔬菜产品供给消费者,大大方便了市民,也有效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可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产销经验,实行订单生产,使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向合作社规模生产转变,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确保蔬菜质量和消费安全。
    3.扶助重点加工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当前,我国蔬菜产业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真空冻干技术、微波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技术等先进的蔬菜产后加工处理技术及相关的生产设备均已得到应用,有力地促进了蔬菜加工业的发展。速冻蔬菜、脱水蔬菜、腌制蔬菜、蔬菜浓缩汁、蔬菜罐头等蔬菜加工产品丰富多样,并形成了相应的产业带。因此,我省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要重点扶助有加工潜能的企业投入生产,并引导加工企业与蔬菜主产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对集中上市的大路蔬菜进行深加工,通过腌制、脱水、速冻、净化保鲜等处理,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增加蔬菜附加值,减少农民损失。
    4.适时收储调节市场供求。蔬菜主产区在蔬菜大量上市期,应引导、鼓励蔬菜流通企业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对具备贮存条件的蔬菜品种适时收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支持等措施,可以建设现代化气调冷储库,实现部分蔬菜品种延期上市,以减轻旺季蔬菜生产过剩的不利影响,缓解或避免蔬菜供求失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