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示范站(基地)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北渤海村西邻
负责人:房玉林 教授
一、基本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北渤海村西邻。占地面积100亩,2009年11月开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渭南市、合阳县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站内包含2306.28m2综合楼、600m2餐厅和农机具房等配套建筑、葡萄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园70亩,设有住宿标准间16间、公用办公室、培训教室会议室、葡萄酒生产示范车间、理化分析实验室以及文化展示厅等功能区,建设4座日光温室、5亩九连栋大棚、10栋单体冷棚、30亩避雨设施、75m³冷库以及750m2葡萄长廊等基础设施,水电网齐全,可接纳30名师生在站工作学习和生活。根据“校市县共建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协议”,目前示范站职能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陕西省县域试验示范站、陕西省专家工作站、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渭南市葡萄试验示范站、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示范站技术团队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5人。首席专家李华、房玉林教授。示范站已成为集教学实习、试验研究、示范展示、技术推广、科技培训为一体的学科平台以及示范基地。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1.科学研究
(1)研究内容
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合阳地区生态优势,围绕渭南及合阳葡萄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政府配合共同开展开展新优品种引进、新种质创制、低碳高效生态栽培、优质苗木繁育、葡萄酒酿造工艺以及葡萄和葡萄酒质量特征风格和区域差异等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2)破解产业难题
1)葡萄低碳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集成葡萄园调亏灌溉关键技术、简约型叶幕层管理技术、葡萄园省工、机械化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葡萄园低碳生态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鲜食葡萄生产成本,增加种植葡萄经济收益。
2)建立了符合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以“无霜期和干燥度为核心的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
首次建立了符合全国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以“无霜期和干燥度”为核心的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和全国623个气象台/站30年共7000多万个逐日气象资料,首次完成了我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品种及酒种区域化,证明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部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潜力,推动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合理布局。
3)创造了“爬地龙+生草”的酿酒葡萄最佳栽培模式
从我国埋土防寒去酿酒葡萄栽培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葡萄最小化修剪理论,创造了“爬地龙+生草”的酿酒葡萄最佳栽培模式,是我国葡萄栽培制度上的重大革新,为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科学的实践依据。
(3)取得成果
1)国家级获奖
中国葡萄酒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发现并确立了我国酿酒葡萄适生区,证明了其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创造了我国埋土防寒区酿酒葡萄最佳栽培模式;创立了基于我国原料特性的葡萄酒酿造工艺体系,构建了我国葡萄酒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葡萄酒地理标志及其保护体系;促进了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使我国跃升为世界葡萄酒大国。
2)省部级获奖
①中国地理标志葡萄酒指纹图谱研究:研究成果采用香气成分客观科学地表征我国地理标志葡萄酒产品的风格与特色。以我国典型葡萄酒产区的多个年份干红葡萄酒为样本,采用仪器和感官分析方法研究葡萄酒香气特征和香气成分的数学关联度,然后应用灰度空间投影技术分析,建立了区分度良好的地理标志葡萄酒的香气指纹图谱。研究成果涉及的方法在我国葡萄酒行业和葡萄酒质监部门具有产品质量监控的实用价值,对我国地理标志葡萄酒的鉴别、产地的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 我国葡萄酒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该成果围绕提高我国葡萄酒群体质量及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目标,采用多学科联合攻关、与行业广泛协作的方法,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依据葡萄酒产业链(由土地到餐桌)的运行规律,构建了葡萄产业的技术体系,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和推广,促进了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技术进步。
3)新品种
引进、保存了一批新优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围绕鲜食葡萄“优质、丰产、抗病、无核、香味”育种目标,研究创建了葡萄高效育种田间选育体系,首次提出了基因取代积累学说并培育出了鲜酿两用葡萄新品种媚丽;在“葡萄优质抗病育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采用“欧亚种内轮回选择法”选育出优质抗病葡萄新品种爱格丽;通过引种选育早熟酿酒葡萄新品种嘉年华。
引种试验了鲜食和酿酒葡萄品种70余个,并筛选出5个适宜渭南地区栽培的新优葡萄品种,分别是新郁、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克瑞森无核以及户太八号。
4)获批创新平台
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设葡萄与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获批陕西省县域试验示范站;
获批陕西省专家工作站。
5)科研产出
开展研究示范30多项,发表论文115余篇,出版专著18部,获批专利41项,编写培训教材2部,编写审定技术标准(规程)6个,开发应用新产品11个。
(4)获批项目及经费情况
依托试验站获批项目达30余项,获批经费达800余万元。
2.示范推广
主推技术内容包括:媚丽爱格丽葡萄新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葡萄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葡萄酒酿造技术;鲜食葡萄阳光玫瑰酿酒技术;葡萄园行间生草栽培技术;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葡萄病虫害有机防控技术;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智慧农业产业化技术;葡萄冷棚设施栽培技术;葡萄园调亏灌溉关键技术;简约型叶幕层管理技术;葡萄园机械化栽培技术;葡萄园省工管理技术等14项,以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为中心,辐射向全国推广面积累计达162万亩,示范推广效益累计达3亿元以上,推动葡萄园管理节约40-60%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全国葡萄种植生产效益的提升。指导建立示范园区达13个,科技示范户34个。
3.人才培养
建站十年来,驻站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来站实习的本科生320余名;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活动15次,160人;累计到站开展研学科普教育小学生650余人。
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采用“六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模式为果农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务。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开展“座谈交流+示范田观摩+实地指导+集中授课+现场直播”模式培训会,培养县、乡基层技术骨干460余名,培养果农技术骨干4000余名。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212期,开展田间技术指导460场次,受训人员达到3.1万人次;通过新媒体音视频开展技术直播14场次,受训人数达到52万人次。
4.交流合作
与国内郑州果树研究所、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等4个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驻站人员先后分13批次,35余人次赴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学进行考察交流或进修学习;先后有20余批次100余人次国内外专家学者到站考察交流;先后举办或承办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交流研讨会5次,国内学术研讨会或产业技术交流会6次。
5.产业扶贫
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是唯一一个承担产业扶贫任务的示范站,接到扶贫任务后,在合阳县进行扶贫对接及调研,成立书记帮镇助力团以及专家助力团等扶贫工作组,制定扶贫方案。葡萄酒学院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0余万元,由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直接参与坊镇乾落村、灵井村和坊西村有关扶贫建设示范点工作,通过技术帮扶、物资帮扶、人才智力帮扶、教育培训帮扶、消费帮扶以及文化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建设三个葡萄产业示范园区,建立了“科技入户+科技扶贫”双入模式示范户6户,示范带动坊镇140余贫困户通过葡萄产业实现脱贫摘帽,助力合阳县16个贫困村、3499个贫困户、13349名贫困人口年内实现了脱贫摘帽。
三、主要参加人
校内人员:房玉林、李华、刘树文、张宗勤、徐炎、时春喜、翟丙年、高亚军、张鹏、王华、刘旭、梁艳英、秦义、孟江飞、王雪飞、孙翔宇、靳国杰、杨和财、何玲、鞠延仑、张克坤、王现行、陈可钦
地方人员:韦建平、周小艳、李龙、王颖丹、王健、乔瑜、肖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