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白水县的我校苹果试验示范站采访。车子刚刚进入白水县境内,只见公路两旁一片片苹果园不时从车窗外闪过,一辆辆装满苹果的大货车迎面驶来,还有许多停在路旁,周围围满了人正在装苹果。采收过的果园显示出喧嚣后的静谧,默默地蓄积着能量等待来年的奉献;那些还没有采摘的园子,一串串红彤彤的硕果挂满枝头,在暖洋洋的秋阳下格外鲜艳,不时穿梭其中采摘果实的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园子里不时飘来醉人的果香和果农们甜蜜的笑声,构成了一幅只有在苹果之乡才能欣赏到的动态风景画。目前国内惟一的苹果专业试验场站——我校苹果试验示范站,就镶嵌在这幅美丽的风景画中,并且不断为这幅画增添着耀眼的光彩。
苹果和科技的故事
陕西苹果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果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全省苹果栽培面积690万亩,产量650万吨,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25%,占世界总产量的9%,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白水县地处陕西渭北苹果优生带,是国家确定的苹果优势产区的重点基地县之一,全县苹果面积 55万亩。但是,过去由于这里的整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优果率低,影响到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切实解决制约白水苹果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我校科技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来到这里,针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试验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对促进当地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然而,随着当地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果农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有一种长久、持续的科技支撑。
2005年,我校开始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学校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依据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学校的科技资源,发挥杨凌示范区产业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调动基层农技推广力量的积极性,探索建立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真正实现学校与政府、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民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孙武学校长在多次深入洛川、白水等陕西苹果主产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苹果主产区建立专业试验示范站的思路,主张把科技平台由学校延伸到苹果主产区,缩短专家与政府、果农的距离,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产业发展动向,使教学科研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2005年11月杨凌农高会上,我校与白水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在白水县建立苹果试验示范站。试验示范站目标定位为:建立专业性的苹果试验站,充分发挥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推广与人才培养等功能,立足白水,服务陕西,面向全国,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以赵政阳教授为首席专家,由苹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采后生理及贮藏、果品加工等各学科20多名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组进站工作,其中长期驻点的10名专家每年在站上工作时间都在120天以上,为当地乃至全省苹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和科技支撑。
试验示范站的科技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到了制约白水苹果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确定以果树间伐及改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园生草、高接换种、“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矮化果园高标准建园、果实套袋以及穴贮肥水等8大技术示范和推广作为突破口开展工作。
为了保证示范推广扎实推进,试验示范站采取“1+4+4”的传帮带模式(即学校1名专家带4名县级技术干部和4名乡级技术人员),组建了一支学科优势明显、技术力量雄厚、层次结构合理的科技推广队伍,发挥了大学专家的引领作用,调动了地方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送到农民手中,使其在生产上切实发挥作用,学校与白水县签订了校县科技合作协议,联合启动了声势浩大的“白水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在入户模式上采取“7+7”示范模式,即在白水县14个乡镇选7个乡镇作为示范乡镇,7个乡镇作为辐射乡镇。每个示范乡镇确定1个村作为示范村,抓100个示范户(其中示范村50个示范户,其他村50个示范户),建立100亩以上的中心示范园,辐射建立1000-1500亩的示范区。每个辐射乡镇抓好一个50-100亩示范点和10个示范户,全县共抓770个示范户。
为了确保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取得实效,试验示范站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使果农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技术服务和引导。对农民技术员队伍和果农的培训,主要通过专家田间演示和生产季节专题讲座进行,并由县园艺站建立档案,进行技能评定。两年来,试验示范站共指导县乡两级农技人员150多名,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会2000多场次,培训果农15万人次,编印《苹果技术简报》10期,发放10万余份,录制并在白水县播放苹果技术专题电视讲座20余期,并创建了“中国苹果技术网站”,为地方技术干部和农民接受培训开辟了新的平台。
为了给地方培养永久性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今年8月,我校与白水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联合在白水县实施“十百千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即2至3年内为白水县培养10名以上高层次果业专业人才、 100名以上县级果业技术骨干、1000名农民骨干技术员。目前,这项工程已全面实施,白水县已选派10名技术骨干在我校上推广研究生;选派50名技术干部赴我校参加为期两年的现代果业技术研修班,其中400学时的理论教学在校本部进行,600学时的实践教学在我校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进行;首批3个乡镇的150名农民骨干技术员已在试验示范站接受了培训。
此外,试验示范站还积极围绕地方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要求,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基地认证、质量检验、产地环境分析、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建立等,并协助建立了一批运行良好的苹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产销联合会、果农协会等)。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苹果试验示范站建站两年来,为促进地方主导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试验示范站专家们深入白水县的14个乡镇,累计建立“科技示范入户工程”示范园1000余亩,全县共建成各种高标准示范园10280亩,辐射带动13万亩;示范园优果率达80%以上,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2006年白水苹果总产量达到52.6万吨,较上年增加了14.6万吨,同比增长34.8%;苹果总产值达到6.4亿元,同比增长57%,果农人均收入2700元,创历史新高。“白水苹果”也以其优良的品质,树立了自己的品牌,2007年2月获“中国驰名商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当地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也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李建国去年视察我校苹果试验示范站时,对校县联合实施的“白水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和试验示范站专家们的辛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你们实施的科技入户工程机制很好。”“我们把技术、人才问题解决了,陕西的苹果真正就是全国第一……陕西苹果产业发展要以科技为先导,陕西600多万亩苹果的技术进步,就是要依靠你们这些果树专家!”
此次采访中,白水县原农牧局兼苹果局局长刘建成(现为白水县水利局局长)深有感触地说:“把试验示范站建在苹果主产区,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试验示范站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平台,对促进我县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看,农林科大苹果专家对陕西农业的贡献,评个世界级奖都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