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农业产业扶贫让合阳县果蔬飘香

农业产业扶贫让合阳县果蔬飘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2016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产业扶贫作为定点扶贫合阳县的主要措施,通过立项扶贫产业项目、发挥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带动辐射作用、支持合阳县职业中学基地示范、组建教授服务团科技示范,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等五大举措,围绕“送科学、送人才、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五大内容,大力发展合阳县农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全县洋溢着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合阳县坊镇乾落村冷棚红提葡萄照片)

  理清思路,实施产业扶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瞄准提升合阳县区域性大产业经济效益、增强贫困户自我经营能力为目标,将产业规模大,群众基础较好、适合示范带动发展的莲菜、红提葡萄、樱桃、红薯、奶畜、苹果等产业作为“六大主导和新兴产业”,紧紧抓住“扶贫干部+科技专家+试验示范站(产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4+1”产业扶贫合力,积极探索建立“县-镇-村-户”四位一体,点线面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产业示范、产业发展、科技支持、特色产业培训等措施,全面推进“十大工程”—— 农业产业示范工程、优势农业产业科技支持工程、特色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工程、贫困大学生帮扶工程、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工程、“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帮扶工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带动工程、科普读物捐赠扶智工程、医疗服务送健康工程、年度送温暖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合阳县洽川镇莘野村发放扶贫物资照片)

  项目带动,加大科技投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合阳县“六大主导和新兴产业”,2016年以项目形式安排莲菜、红薯、奶畜三个扶贫产业项目,每个项目安排扶贫资金10万元;科技投入我校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90亩葡萄示范基地,合阳职业中学50亩葡萄樱桃示范基地,金峪镇4200亩樱桃示范园、西郭村480亩樱桃示范园,河池镇428亩红薯示范基地,洽川镇40000亩莲菜病害防治基地,新池镇和金峪镇共1000亩青储玉米种植基地。为促进以上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校今年各项资金累计投入近200万元,派出科技专家、博士生、大学生等达10批67人次。

  (合阳县洽川镇40000亩莲菜基地照片)

  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是我校与渭南市、合阳县共建的永久性试验示范站,该站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产业技术示范与科技入户脱贫工作。针对合阳县,及时确立了葡萄架形的爬地龙模式,促使当地葡萄种植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

  突出实效、加快脱贫步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紧抓合阳县农业主导和新兴产业扶贫,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提供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为合阳县的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保障,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蔡宇良教授动员群众和贫困户种植大樱桃脱贫。短短几年时间,合阳县的樱桃已经成为了第一大新兴农业产业,许多贫困户因种植樱桃而纷纷脱贫致富。金峪镇方寨村贫困户王含林栽培大樱桃2.7亩,2015年收入9万元,脱贫致富;方寨村贫困户王富亮栽植大樱桃3.0亩,2015年收入8.8万元,脱贫致富;并带动村里其余贫困户纷纷效仿,积极种植樱桃。城关镇西郭村一贫困户栽植5亩樱桃,2015年收入10万元,脱贫致富;贫困户王长林,4口人,栽植樱桃3.0亩,2015年收入4万元,脱贫致富,家全人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合阳县金峪镇4200亩樱桃成熟照片)

  专家陈越全力推进贫困户种植合阳地理标志产品甘薯工作,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黑池镇有机红薯脱贫攻坚示范园,是当地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社经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技术支持的三方共建园,其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非常明显,特点是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当年脱贫。通过我校专家的科技支持,该园2016年带动申庄村18户、太定村15户、西休村15户、峪渠村15户、南廉村15户、东洼村16户脱贫。

  (合阳县黑池镇428亩甘薯基地)

  张高社是合阳县洽川镇莘野村人,因服役期间受伤致残,退役后变为贫困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宏波博士、莘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赵小涛社长和莘野村村支书廉高勇的鼓励下,决定种植莲藕致富脱贫。张高社先向他弟弟借地28亩,再依据合阳县贫困户免息贷款扶贫政策,向信用合作社贷款5万元。藕种由莘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按最优惠价提供,1万元肥料和技术指导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扶贫办和郭宏波博士免费负责。目前张高社的莲藕长势良好,每亩预计产量3500斤,每斤批发价(刚上市和春节前后均要显著高于此价格)按2元计,每亩收入7000元,28亩共计196,000元,今年不仅一举脱贫,而且为后续带动更多贫困户精准脱贫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